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转型如何适应未来变革?——四个领域的全部转变呈现一个全新的教育典范

守望真善美 守望新教育 2024-01-09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四个领域的全部转变

呈现一个全新的教育典范

——教育转型如何适应未来变革?

从认清这四个趋势开始

作者|普拉卡什•奈尔等 


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我们面临着一个越来越不稳定和难以预测的未来,越来越复杂的全球挑战需要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共同努力寻找出一种新的教育方法以适应未来的变革。教育系统转型迫在眉睫。


未来教育的“全球视野”——世界各国对未来教育的探索



学校改革者都取得了共识,即改革是为了适应新的教育模式,为了更好地为新模式服务,这四个领域分别需要彻底转变。


教学实践——从孤军奋战到团队合作


教学法——从以老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


课程——从各自为阵的科目到跨学科课程


学习社区——从各个教室到联成网络


综合起来考虑,四个领域的全部转变呈现一个全新的教育典范。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1


教学实践——从孤军奋战到团队合作


“课堂上的老师”是全世界教育体系的主要部分。甚至有人会说这是大家对学校一切认知的基石:学生按年龄和年级分配到各自的房间,一位成年人站在满屋子的学生面前。


在学校教课大部分都是独自进行,直至今日,这样的教学方式仍然保持主导地位。学校的教学楼设计基本上都带有教室,因此上课期间老师和学生被困在一个房间,这样的情形不可避免与逃遁。


倘若有一个强大的教育理念改变这个模型,那么老师们就有更多的机会作为团队的一员开展教学(理想的情况下贯穿整个学校日)。相关研究很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当老师合作,学生能够提升他们的成就。



斯坦福的一项研究提出令人信服的论断,即通过老师与同事之间经常互动的能力来衡量的“社会资本”,比由职业发展课程和证书体现的“人力资本”更能呈现学生成就的价值。


当老师们在校期间有更充分的时间跟进自己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与发展,这时教师之间合作的价值得以进一步提升。


朱永新:从一个人到一群人——2022年教师节致新教育同仁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2


教学法——以老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


教室的设计容许一位成年人指导其所负责的若干学生。思考一下大多数教室的布局,通常在房间前面有一张桌子是给老师用的,房间余下的空间都摆放学生的桌椅。有一面“教学墙”,墙上有一个白板,有时是电子智能板。通常是学生的桌椅面朝教室前方摆放。


教室向学生传递一个强烈的信息,即他们来到教室听老师讲课并听从老师的指导。即使老师想改变模式,允许学生拼桌形成合作小组,教室的基本结构也保留了可掌控的性质,即一位成年人能够充分把控教室发生了什么、怎么发生、在哪里发生。



以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型现在过时了,因为设计这样的模型培养出来的技能,诸如背诵、掌握内容、记忆内容以及考取好成绩等这些技能很快就得让位给21世纪的文化素养。


除了需要改变教育模型,从而使之与当今的世界息息相关,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学生的自主性。按等级划分的模型,不管多么诚恳地希望提升学生的兴趣,都存在一个内在的问题,即学生不喜欢被告知做什么。


倘若学生上学期间能够训练让他们在大学、事业和人生中得以成功的重要技能,他们今后也会继续培养自己的这些技能,这样他们现在在上学期间就得“学得”更好。我们无法通过现有教室的模型来开展与21世纪新的文化素养相关的广泛活动。


以学生为中心的15个教学策略,重塑课堂教学

不要只考虑教,更重要是学,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心——从课堂教学到网络教学的“变”与“不变”


《重新设计一所好学校》和 《重新设计学习和教学空间》。这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全球著名设计师普拉卡什·奈尔及其合作伙伴,他们在引领教育和学校设计领域有很多成果。

3

课程——从各自为阵的科目到跨学科课程

教室一般都贴着标牌,告知大家老师的名字以及其教学的科目。因此我们有数学教室、科学教室(和实验室)、英语教室、社会研究教室,或许还有个计算机实验室。

把学校设计成一系列教室,自然形成对号入座的教育模型,即给每间教室挂标牌并配上专门教某个科目的成人。

当然,在低年级学生接受指导的教室里,老师可能不止教一个科目,但即使如此,学校日仍被分成几个时段,分别用来教诸如数学和英语等各个科目。

把教学楼分隔成一间间教室、将学校日分割成一个个课时,这么做并没有科学理论根据。


换言之,我们没有证据表明这是教与学的好方式。我们确实知道的是这样的教育影响了我们提及的目标,即让学生为他们大学、事业和人生所需的技能和能力做准备。

用大卫·奥尔博士的话说,“高等教育的第四个谜是我们完全可以修复我们拆解的。在现今的课程体系中,我们把知识体系分成零零散散的学科和学科分支。结果,大多数学生接受12年、 16年或20年的教育之后,没有获得对事物整体性的感知就毕业了。”

学生需要通过跨学科课程了解各个学科,并非各自独立的信息和知识碎片,而是庞大知识体系的一部分。海蒂·海耶斯·雅各布斯说:“在现实世界,我们不会早上醒来之后做50分钟的社会研究。青少年开始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碰到问题和状况,会从现有的资源中收集数据,并想出解决办法。被分成碎片的学校日没有反映这样的现实。”


在过去,大家常看到诸如医学这样学科专业化甚至高度专业化的领域,但现今,医生进行医学实践也需要多方面看待人体,因为人体是一个复杂且相互依赖的体系,人体的生理以及诸如心智和精神这样更抽象的方面推动着这个体系。

跨学科课程的开展需要两位及以上的老师一起设计并进行跨学科单元的教学。跨学科课程的单元教学也将带来更大的机遇,让老师设计合乎“活动、游戏、学习与创造”模式的学习体验;学校应该围绕这样的模式设计。

跨学科课程也给学生提供更好机会让他们应用自己原有的技能和个人经历来面对在学校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得教育更加民主化、更少专制性。

新教育实验的课程体系——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
朱永新:未来,我们应该学什么?培养什么样的时代新人?

4

学习社区——从各个教室到联成网络

随着知识和信息成为商品,学校较少强调对正式内容的学习,关注更多的是社交和情感的发展,让学生有机会参加一个紧密结合的社区并成为社区的有效成员。
在传统学校,尤其是多数公立学校,一般各个教室作为学校主要的校园“学习社区”。

但由于空间设计的局限以及死板的学校日程,学生很少有时间和其他教室的同学构建真正的友谊,或者更好地接触其他友善的老师;每位学生和老师相处的时间很少——通常是20或30名学生一起和老师相处。


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在现今世界缺少一个教室以外的学习社区更令人担忧。现今的学生比以前更需要融入更大、更多样的群体,而不仅仅在教室里与按年龄划分的群体相处。

同理,学生需要咨询若干成人并一起学习,成人带来的不同视角和世界观将丰富学生的学习。

联成网络的学习模式在组织学习空间和学习群体方面更为民主且较少等级化。这一模式在传统教室的限制下难以开展,因为传统教室正好是等级化和掌控的终极体现。

作者 | 普拉卡什•奈尔等。来源 | 优教育、守望新教育、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必达更好的校园建设。

相关主题链接——

杨念鲁:未来学习应是去除功利的“全人教育”
朱永新:构想《未来学校》,重新定义教育
李政涛:高品质学校未来发展的四条路径;赵梦菲 :未来学校中的无边界学习
汤素兰:理想教育的畅想曲——读朱永新《未来学校》
万玮:当体育与阅读成为核心学科,未来学校应关注哪些学生素养?
张卓玉:为什么要加强学校考试管理?未来对学习究竟如何进行评价?
校长的书柜里有着学校的未来—— 中国中小学校长基础阅读书目【1.0版】研制报告

因为真正懂得,所以幸福完整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